泰安日观峰,入住云巢
- 五月 07, 2019
- 澳门新葡亰官网
- 没有评论
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,古称介丘岩,因可观日出而名。相传在峰巅西可望秦,南可望越,故又称秦观峰、越观峰。
时间 :2016年7月7日。地点 泰山之顶 — 岱顶
峰西侧为唐宋封禅故址。唐高宗、唐玄宗、宋真宗曾在此设坛祭天。《岱史》载,明洪武初,居民于山中得玉匣,内有玉简16片,刻宋真宗祀泰山后土之文。明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峰侧被雨水冲出玉简。清乾隆十二年(1747年)十二月有人于峰侧凿石,得玉匣2个,闭封玉检金绳,有宋真宗登封玉册,共17简,尺寸与《封禅仪》所载相同,巡抚阿里衮将其献于朝廷。
峰顶旧有迎旭亭,民国年间建泰山气象站。1984年在东侧依崖而筑观日长廊,全长30米,亭廊衔接,似仙阁矗立,鲜艳夺目。
天街 人来人往
峰北有巨石横出,名拱北石,又名探海石。石长6.5米,北西8度,与地面夹角为30度。上有“绝妙”、“船石岩”、“醉石”及明人题名等刻。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的壮丽场面,亦可晴览山色、阴观云海。李兴祖诗:“才听天鸡报晓声,扶桑旭日已初明。苍茫海气连云动,石上游人别有情。”
天空还是雾蒙蒙的
峰周围有臧克家“与天地永大”、方毅“雄峙东海”、刘海粟“云海”、陈毅“泰岳高耸万山丛”等新刻。
峰东为东天门,双石如门。又东为伏虎门,峡口陡险。下为鹰愁涧,水东北流,入洗鹤湾。涧东岸北崖古洞深敞,名清静石屋,元初女道冠孙清静曾在此修真。此处川林僻旷,尘迹罕至,俗呼仙人场。其北为空明山,中穴通明,午时日光穿照。
倒是很清爽的感觉
位于玉皇顶东南,古称介丘岩,因观日出而闻名。观日长廊全长30米,亭廊衔接,似仙阁矗立,鲜艳夺目。拱北石又名观海石。石长6.5米,北西8度,与地面夹角30度。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场面。李兴祖诗:才听天鸡报晓声,扶桑旭日以初明。苍茫海气连云动,石上游人别有情。
明代成化十八年(公元1482年),日观峰下曾因大雨而冲出玉简;清乾隆十二年(公元1747年),石匠在日观峰侧凿石时,得到两个玉匣,各缄以检金绳,其一是宋真宗登封玉册。日观峰东北面有条似圆又扁的巨石长长地横出,斜刺青天,显示了巍巍泰山的坚强力度与阳刚之气。
观峰石刻遍布,如“俯察万类”、“目尽长空”等。峰东侧有观日长廊,全长30余米。亭廊相接,似仙阁矗立,鲜艳夺目。峰北有巨石长长横出,斜刺青天,俗称探海石。登石可朝观日出,暮赏彩云。此石今已成为泰山的重要标志。
天街上的游客
大雾在风的吹拂下,远处的景致忽明和忽暗的。
云层把山笼罩着。
跳山工两个人抬的是空调机器,难道是从山下抬上来的。
我认为是从中天门抬上来的,因为汽车可以开到中天门的。
石碑上写的字迹很模糊,也看不清。
一边是石刻 ,一边是万张悬崖。
山上绿树戴帽
泰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
烟雾缭绕
如在仙境一般
前方直达碧霞祠
匀蒸雾绕 甚是美妙
由此去往碧霞祠
西神门
“西神门”和“东神门”建筑结构和样式都一样,青石墙座石砌拱门洞,青砖花墙,红色墙面的门楼,青筒瓦单飞檐卷棚歇山顶,在青石墙座圆拱门上各自镶嵌着蓝底金字的“西神门”和“东神门”石牌匾。
碧霞祠
碧霞祠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,位于泰山极顶南侧,初建于1009年(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)原名昭真祠,金代称昭真观,1488–1505年改名碧霞灵应宫,又称碧霞灵佑宫,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
沿用至今。碧霞元君又称泰山老母,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最重要的信仰之一。历经上千年,特别是在明朝以后,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。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,由大殿、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。整个建筑以照壁、南神门、山门、香亭为中轴
左右对称,南低北高,层层递进,高低起伏,参差错落,布局严谨。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,显示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,智慧之高超绝伦。
碧霞祠大殿为五楹,九脊歇山式顶,瓦垄三百六十条,以象周天之数。盖瓦、鸱吻、戗兽、大脊等均为铜铸
檐下高悬雍正帝「赞化东皇」、乾隆帝「福绥海宇」巨匾。整个大殿雕梁画栋,睛天朗日之下,金光璀璨,蔚为壮观。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,凤冠霞帔,慈颜安详端庄。
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,俗称泰山娘娘、泰山圣母、泰山奶奶,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,宋真宗时封为「天仙玉女碧霞元君」。道经中说,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,在泰山修道成真,位证天仙,受玉帝之命,统领岳府神兵,照察人间善恶。汉族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福佑众生,特别保护妇女儿童,有求必应。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,心香一瓣
祈神福佑。
碧霞元君又称“泰山玉女”,全称“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”,汉族民间俗称为“泰山奶奶”。
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。
此乃勾斗角的愿意,合理的利用空间。
大殿左右为东、西配殿。东配殿祀眼光娘娘。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,保佑人们眼明心亮、身体健康。西配殿祀送子娘娘。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之事。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红布包一个石膏娃娃带回家去,放在床上,以求娘娘赐子,称为“拴娃娃”。[1]东、西殿之间是香亭,祀碧霞元君。封建时代,大殿轻易不开,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资格进大殿朝拜元君,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。1983年,泰山碧霞祠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。1985年,这座千年古观重新交由道教组织管理,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。
No Comments, Be The First!